我校纪委监察审计处赴浙江大学学习交流情况纪要
12月29日,我校纪委、监察、审计处全体同志在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忻平同志带领下赴浙江大学开展学习和工作交流。下午一时三十分,我们顺利抵达杭州浙江大学紫金港新校区。该校区气势恢宏,占地6200亩,相当于上大新校区面积的四倍。第一期建设规划3200亩,于2006年破土动工,一年内竣工完成,2007年4月正式启用。
浙江大学纪委副书记、监察处长郑爱平同志、审计处长谢家启同志接待了我们。郑爱平同志首先介绍了该校的一些情况:2007年打了"四大战役",即举办了浙大110周年校庆;实施了重点学科申报;通过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通过了平安校园建设评估。校庆活动中,遍布海内外的浙大校友为母校的发展感到自豪,慷慨解囊捐赠达三亿人民币;浙大的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排位第三;评估专家对学校的本科教学水平和在平安校园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与了高度评价,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办学理念,体现了广大师生以校为荣的凝聚力。
接着,两校同仁分别交流了纪检、监察和审计工作情况。
一、关于浙大的纪检监察工作
浙大的纪委办公室和监察处合署办公,编制11人,实际在岗13人。纪委书记由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兼任;纪委专职副书记2人,其中1人兼监察处长(正处职);监察处副处长1人;综合室主任1人(副处职);信访接待室2人;其他同志作为专职纪检监察员,应对纪检监察的日常工作;另有1人挂编在监察处而长期在校采购中心工作;原校纪委副书记因年近退休作为正处调研员仍在岗工作。
在发挥监察处行政监察职能方面,浙大监察处参与学校行政监察工作量大面广,特别是在基建和物资采购招投标上牵制精力很大。学校设有采购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任组长;并设有采购监督领导小组,由分管纪检、监察的书记任组长。日常工作由校采购中心承担,作为一个副处级单位,负责学校的图书、仪器设备、各类物资的采购工作;而校设备处仅负责行政管理,不直接参与采购业务。浙大监察处在监督实践中感到,在参与此类监督工作的方式上,应该作一些改革,如采取联网方式进行网上监督,与采购中心的业务工作保持一定距离;要强化管理部门内部的自我监督机制,不要把责任全揽在校监察处身上。
在完善纪检工作体制和机制方面,浙大纪委十分注重发挥纪委委员的作用。该校纪委是2005年改选产生的,由11名委员组成,成员结构同我校相似。纪委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全委会议,讨论审查纪委所有出台的文件,讨论纪委的重要工作等,先后共召开过17次全委会议。为增强纪委委员的责任意识,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纪委组织了检查小组,由校纪委委员带队,纪委办公室同志配合,对学院进行过四次专项检查,主要是听取基层单位落实惩防体系建设的情况汇报,查找问题,每次检查集中个把月时间。学校将检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在一定层面上进行通报。调研使得纪委领导对基层工作心中有底;同时大大推进了面上的工作。
在惩防体系建设方面,浙大纪委十分注重制度建设,多年来形成了以基本制度加上特色制度为要素的十五个类别制度系列,并将校院两级惩防体系建设所形成的制度汇编成册。其中包括:决策规范、党风廉政责任制与廉洁自律、干部选拔与考核、依法治校与校(院)务公开、财务管理与审计监督、资产经营与管理、采购与招投标、招生与考试、学术规范、机关效能建设等栏目。此举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把浙大作为高校规范管理的唯一一个示范点,教育部纪检监察相关文件多取了浙大的经验。
郑爱平书记在介绍了浙大纪检监察工作情况后最后归纳了几句话,即"领导重视了,意识加强了,制度完善了,任务完成了,两级工作机构框架基本形成了"。由于扎实的工作,浙大纪委、监察处与我们上大一样,被推荐和评选为全国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
二、关于浙大的审计工作
浙大审计处下设三个办公室,分别是事业综合审计办公室、企业审计办公室和工程审计办公室。共有审计人员15名,其中处长1名,副处长2名,3个审计办公室各有4名审计人员。
该校审计工作量大面广,业务复杂。去年,学校各类经费收入约40亿元,各类经费支出约35亿元。五个校区,另有6家医院。校资产公司下设4大集团,约有80多家企业。
在审计工作理念方面,已经从以查错纠弊为主向服务、监督并重方向转变。更多的是关注风险防范和制度建设。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已经形成"一个中心、四个服务"的审计理念:"一个中心"即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审计;"四个服务"即为防范经济风险服务、为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服务、为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服务、为建设一流大学服务。在审计内容上实现了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管理审计为主的转变。
学校领导特别重视审计工作。前不久,党委书记常打来电话询问审计工作情况。近期,校领导拟专门安排讨论一次学校的审计工作。去年6月份,学校召开了全校审计工作会议,110个正处职干部参加了会议,分管校长在会上作审计工作汇报,党委书记和校长分别发言。学校认为: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强化一把手的审计意识。
学校审计工作正在逐步探索工作体系和工作品牌。已经推出的是"三函、两制"的工作品牌。去年,该项制度在校长办公会议上讨论通过。7月份,教育部专门发简报进行了报道。"三函"即审计处对学校所属单位、部门和企业发出的审计咨询建议函、审计关注函和审计整改函。"两制"即审计跟踪制度和审计公告制度。去年,已经发布了1号公告,公告了几个学院和部门的审计结果。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揭露问题,更多的是总结经验,推广经验。校党委书记专门批示:"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在"三函"的使用方面有所侧重。整改函主要用于对审计建议落实不好的单位,对其提出限期整改的意见。关注函主要用于在审计工作中,针对存在的风险问题,及时提醒,加强防范。截止目前,已发出了2个关注函。咨询函是对难度大、要求高的问题提供咨询服务而发出的函。他们认为"三函两制"的运用不在数量,而在质量。
目前,浙大审计工作正在构建"三个领域、七个抓手"的审计工作体系。"三个领域"即事业发展、企业投资和工程建设三个领域;"七个抓手"指分布在此三个领域中的七项具体措施。在事业发展领域中的两个抓手是预决算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在企业投资领域中的两个抓手是企业年报审计和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审计由审计处统一委托,以招标方式选取四家审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处和资产公司一起商量,要求事务所对每家企业都出具年报审计结论和内部管理7个方面的结论,并出具管理建议书。其结论和建议由审计处综合后,向校领导汇报。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要与企业财务管理结合起来,提高风险意识,规范管理,健全制度。在工程领域的两个抓手是工程造价审计和工程财务决算审计。目前,工程造价控制关键在前期立项阶段,拟通过竣工决算审计,在体制、制度、内部管理方面提出建议,防范风险,加强管理。另外一个抓手是专项审计调查。对学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有选择地进行审计调查,提出宏观管理的建议。
这些理念和做法体现了"求实、创新"的浙大精神,对我校的审计工作有很大的启发。我们要进一步联系实际进行学习和讨论,不断完善、创新我校的审计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作出积极贡献。
纪委、监察处、审计处
2008年1月3日